咨询电话
13429811266
我校华西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中心主任,四川省骨科3D打印创新工作室主任,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劳模,连续6年全国骨肿瘤TOP10获得者,多个国家级骨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骨与软组织肿瘤多项诊治指南或共识的制定专家,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评审专家,世界首例3D打印生物型承重骨干假体植入手术系列的设计及完成者……这些成就既是屠重棋教授医学生涯的注脚,也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如果你以为这样的医学大家应该是位匠气十足的学究,那你就彻底错了。从医30多年的屠教授更像是位暖意十足的邻家大叔,不仅和刻板严肃绝缘,说起话来更是全程自带笑点。精益的专业和诙谐的幽默完美融合,让他拥有了不少拥趸,更让他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阴差阳错 建筑师变身医学大家
屠教授从小动手能力强,喜欢自制玩具,也自学过3年素描。中学后学习优异,每年数学竞赛均居全地级市区前两名,从小就想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高考后,屠教授亲自填报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因为父母及三个兄长都是医生,母亲想让他子从家业,便悄悄把第一志愿改为卫生部直属的山东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最后他以高于该校录取线47分的成绩录取。
“当时非常生气,但还是去上学了。”屠教授说,虽心有不甘,但在漫长求学生涯中他还是一丝不苟地坚持下来了。“每天早上5点起床跑步、学英语,中午常常放弃午休、泛读相关医学书籍,晚自习后11点才回宿舍。”这使他增强了体魄,同时具备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毕业后屠教授凭借优异的成绩来到华西医院外科工作,一干就是33年。最初他主要从事下肢创伤外科和关节外科工作,1997年作为主治医师他成功完成了省内首例“半骨盆置换手术”,获得良好效果。1998年骨科细分亚专业时,由于骨肿瘤涉及领域多、难度大、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一向喜欢挑战的他做出了影响一生的选择:骨肿瘤专业。
“既选之则学之;既学之则做之;既做之则专之。”这是屠教授对待专业的一贯作风。屠重棋教授带领团队先后获批国家863项目、科技部重大研发项目、国家十三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市级项目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正是这样让他最终在骨肿瘤专业领域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大咖,也让华西骨肿瘤成为西部首位、全国为数不多的诊治中心。
拥有创伤骨科和关节外科丰富经验的屠重棋教授在骨肿瘤诊治方面先后完成27项创新技术,填补了省内和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15年,屠教授带领团队实施了世界首例“3D打印属生物型胫骨假体置换保肢手术”,目前已完成骨盆、骶骨、锁骨、肱骨、尺桡骨、腕关节、股骨、胫骨、踝关节、距骨和跟骨等100余3D打印属生物型假体置换保关节/保肢手术,获得优良的保肢保功能的临床效果,在全国乃至世界居于前列,特别在图像融合技术、材料选择、假体形态/结构设计、界面结构改性、生物力学承重等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的他,20185月牵头创立并获批四川省首个“骨科3D打印劳模创新工作室”。近期屠重棋教授团队与四川大学生材中心张兴栋院士团队强强联合在新型抗肿瘤-骨修复材料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为恶性骨肿瘤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和方法,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发表。
爱岗敬业 人送外号“屠婆婆”
专业领域的成就,反馈到患者身上是生的希望。尽管身为知名专家,但屠教授没有大牌专家的“架子”。“病人来你处就诊,把生命和尊严托付于你,你还有么理由不耐烦、不认真?”屠教授说。尽管从医之路充满坎坷,但每次看到患者渴望的眼神和病愈后的欣喜,他便更加坚定地要将这份事业进行到底。
除了医术的不断精进,为了更好地与患者沟通,到四川工作的第二年屠教授就练就了一口流利标准的四川话。如今,华西医院骨科病房里,时常都能听见他不厌其烦地给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病情、治疗方案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场景,甚至手术中用到的专业技术、医用材料等专业问题也被他用大白话讲得明明白白。因他总是反复讲解,大家昵称他为“屠婆婆”。
“屠婆婆”的下午门诊总是超时,在看完挂号门诊后的两个小时都是免费为外地或经济困难的患者看诊,所以常常看到晚上8点。为了能更好地服务患者,每周1天的门诊被他拆成了两个半天,这样患者拿到检查报告,就可以在当周找屠教授复诊。
即使是20年前的病人,“屠婆婆”也能回忆起来“住在哪个病区、哪张床、做了什么手术、哪位家人陪护,……”他用这份关心,拉近了医患距离,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充分信任,也创下了“33年无医疗纠纷”的记录。
不断追求 退休后想当雕刻家
如今已是业内名家,但屠教授坦言“还有4项职业目标想要努力完成。”首先,自己所做的常规手术和疑难手术要全数教会下级医生,使他们会做、做精,建立规范,才能有所创新。其次,要完善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资料库和组织标本库,供后辈学习和研究。第三是要带领团队独立完成一部“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手术图解”,兼顾临床案及其手术设计和操作要点等战略、战术的整体分析、布局,弥补目前专业书籍的缺陷。第四是建立完善的“医学3D打印临床工作/实验室”,及时为骨科、外科各科室提供临床教学、医疗和临床研究等提供支撑。
“如果我退休,我会去做雕刻。”或许是感念未能实现的建筑设计梦,屠教授一直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雕刻颇感兴趣。在他看来骨科手术和艺术相通,尤其是雕刻艺术,而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来的骨骼、手术成功的患者,其实都是医生的艺术品。“骨科手术和雕刻艺术一样,都是创造、赋予一种‘重生’。雕刻赋予石料木料重生,而我们是为患者带来重生。”屠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