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13429811266
四川大学干部培训是该校为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加强党的建设,推动事业发展而设立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课程和实践锻炼,提升干部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以下是干部培训网整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内容详情——
2023年6月30日,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四个方面深刻阐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党的理论创新的方位、方向、方法,集中反映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坚定自信和高度自觉,必将指引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路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
一、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遵循的重要要求,使我们进一步明晰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理论创新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取得的一条宝贵经验。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党掌握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真理力量。回顾百年历史,我们党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持续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领导和推动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一百多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历程深刻启示我们,推进理论创新越坚定自觉,理论创新成果就越丰硕,党的理论就越能够展现出巨大的实践伟力。
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是确保党的指导思想永葆生机活力的内在要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着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根据时代、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成为常青的理论,持续发挥科学指引作用。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我们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通过中国化时代化不断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不断在理论创新上迈出新的更大步伐,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让马克思主义不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真理力量,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是马克思主义最伟大、最生动的实践。
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是指引我们党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宏伟目标任务的客观需要。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蓝图。完成这样一项前无古人的艰巨任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都更加需要强化理论创新的自信与自觉。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破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啃下重点领域改革硬骨头的迫切需要;是防范前进道路上各种可能出现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使党在新形势下更好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的应有之义;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积极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继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的现实需要。
二、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理论创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系统深入阐述,使我们党对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领会“始终坚守理论创新的魂和根”这个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越是向纵深推进,越是向新的领域拓展,越是面向全世界全人类,就越要坚守大本大源、坚持守正创新,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我们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必须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总书记鲜明提出“始终坚守理论创新的魂和根”的根本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强大定力。
坚持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坚守“魂脉”,要求我们的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找到完善和发展理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坚守“根脉”,就要更加自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重要思想资源,致力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丰厚滋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守“魂脉”和“根脉”,不仅是我们推进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的核心要素,还是“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底气所在。
2021年3月,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专程来到武夷山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指出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深刻领会“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这个理论创新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我们不能要求前人在其科学理论中对后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提出的所有具体问题都提供现成答案。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总书记指出:“理论的飞跃不是体现在词句的标新立异上,也不是体现在逻辑的自洽自证上,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回答实践问题、引领实践发展上。”这一重要论述既深刻揭示了理论与时代、理论与实践的内在关系,也指明了理论创新的重心所在、使命所向。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推进理论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今天我们所面临时代课题的复杂程度,解决各方面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我们必须把科学解答时代课题作为理论发展的重要生长点,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找准对策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实现中国之治、提炼中国之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民需求,强化实践指引,才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深刻领会“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这个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不断完善,概括形成了“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主要内容,总结提炼和深刻阐述了“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为我们更好地从整体上、纵深上把握这一科学思想打下了坚实根基。总书记指出:“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这一重要论述,既深刻揭示了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方向,也明确了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工作的重点任务。
体系化重在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有机性,学理化重在强调理论的原理性、科学性、真理性。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的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持续发展、不断丰富、更加完善。要更加自觉加强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建构,把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原创性贡献研究深、阐释透。不仅要关注这一科学思想在基本内容上的增量,也要关注它在视角视野上的新拓展,还要关注它在基本原理上的新创见,不断深化对这一科学思想的逻辑架构、内在联系、源流发展等方面的认识把握,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这不仅是理论创新本身的重要任务,也是研究阐释工作的重要责任。
深刻领会“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这个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正是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我们党十分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升华理性认识、提炼理论成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总书记强调“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要求“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也要走好群众路线”,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立场,阐明了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路径。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党的历史充分证明,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任何时候都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创造历史伟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党的创新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更加蓬勃的新气象。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对实践变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也最聪慧”。这深刻阐明了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也是实践创新的历史主体。要坚持理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将理论创新的源头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火热实践之中,从人民群众的真知灼见中获取理论创新的灵感,让理论创新的活水充分涌流。坚持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发现并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回答好、解决好人民关心期待、急难愁盼中的突出问题,寻找真问题、做出大学问。
三、更加自觉主动地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理论创新
把握好精髓主旨。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篇重要讲话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入理解总书记对为什么要推进理论创新、怎样推进理论创新作出的科学解答。要把学习这篇重要讲话与系统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完整准确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要从“两个大局”出发,紧密联系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生动实践,深刻把握讲话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使之转化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强大动能。
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总书记在这篇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四个方面重要要求,与“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互融相通,为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根本遵循。贯彻好这四个方面重要要求,要注重同“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一体认识、一体落实。在深入把握“两个结合”中,增强对魂脉根脉的深刻认识和对时代新课题的敏锐感知;在深入把握“六个必须坚持”中,更加自觉以坚持人民至上汲取群众不竭智慧,以坚持自信自立增强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以坚持守正创新把握和引领时代,以坚持问题导向解答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以坚持系统观念把握科学思想体系,以坚持胸怀天下进一步打开理论创新的整体视野格局,努力做到对总书记关于党的理论创新重要论述的整体把握、贯通运用。
更加自觉主动研究宣传阐释好党的创新理论。踏上新时代新征程,理论工作者要有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党校(行政学院)必须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努力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生力军。要讲全讲准、讲深讲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阐释解读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学术优势、话语优势,从问题导向、理论贡献、实践价值、世界意义等维度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推动这一科学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走向深入;要把建设好理论智库作为重要主攻方向,通过深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切实提高为党献策的理论含量,努力为党的理论创新提出更具建设性、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向前发展,就越需要我们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这篇重要讲话为根本指引,进一步增强推进理论创新的自信与执着,以更加充分的理论准备、更富创造性的理论智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积极担当使命、迎接挑战,奋力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